滬銅反彈或止步于52000
6月中旬以來,隨著青島港貿易融資事件告一段落,中國央行再次定向降準,以及中國和美國制造業(yè)復蘇力度增強,銅價持續(xù)反彈。7月3日以來,銅現貨開始出現貼水,現貨供應緊張格局有所緩解,短期銅價反彈有可能止步于52000元/噸。
銅現貨供應偏緊格局逐漸改變
今年1月至5月,中國精煉銅累計產量為287.04萬噸,累計進口量為162.55萬噸,總計為449.59萬噸,同比增幅為19.46%。而根據相關數據估算,今年1月至5月銅累計消費量同比增長7.6%,與GDP的增速相差無幾。供應增速與消費增速的差值為11.86%,這樣未被消費的銅約為44.64萬噸。市場普遍預計,國儲收銅20萬—35萬噸,其余的應該是進入了融資銅庫存。
銅庫存流入國儲和融資銅倉庫,是前期銅現貨供應偏緊的主要原因,也是銅價反彈的最主要原因。銅價反彈至50000元/噸之上后,產量增加將反過來限制銅價進一步反彈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在銅價反彈至51500元/噸之上后,銅現貨開始出現貼水,這說明現貨供應已經增加,供應偏緊格局有所緩解。
對沖基金配置行為對銅價產生一定支撐作用
在所有商品中,煤焦鋼和橡膠需求主要與固定資產投資有關,目前這些品種多處于高庫存、高產量、低產能利用率狀態(tài)中,并且都不耐儲藏。農產品本來是配置多單的較佳品種,但是最近美國農業(yè)部報告大幅調高大豆種植面積和庫存數據,使得資金大量撤離豆類油脂相關品種。銅成了唯一的基本面偏強的大品種。因此,對沖基金的買銅拋其他商品的配置行為將繼續(xù)存在,并會對銅價產生一定支撐作用。
制造業(yè)表現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在美國制造業(yè)持續(xù)復蘇后,中國出口開始反彈,制造業(yè)也開始微弱擴張。部分投資者開始猜想中國制造業(yè)復蘇有望加快,并會刺激制造業(yè)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使得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由基建和房地產轉換為制造業(yè)。若這種轉換成功,銅價表現將持續(xù)好于其他工業(yè)品,前期的低點44000元/噸將是未來一兩年的價格底部。不過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需要繼續(xù)觀察。
在銅價反彈至50000元/噸以上后,國內銅產量有望提高,現貨供應緊張局面將緩解,從而會限制銅價進一步反彈空間。在大類商品中,銅的基本面強于其他品種,對沖基金的配置行為將對銅價產生支撐作用,從而限制銅價的回調幅度。未來一段時間,銅價有可能呈現兩種運行軌跡:一種是沖高至54000元/噸,然后開始回落;另一種是在52000元/噸左右整理數周,然后再選擇方向。短期筆者更傾向后一種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