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華南方全鋼子午線工程機械輪胎工藝通過驗收
11月15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昊華南方公司“全鋼子午線巨型工程機械輪胎關鍵生產工藝技術及裝備”項目通過廣西區(qū)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鑒定。廣西科技廳副廳長宋文學、桂林市科技局副局長廖旺明等廣西區(qū)、桂林市領導及中國化工集團總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鹿長榮到會指導工作。 2007年,昊華南方公司承擔“全鋼子午線巨型工程機械輪胎關鍵生產工藝技術及裝備”研發(fā)項目,總投資6.2億元。項目于2007年5月份破土動工,2007年12月22日第一條36.00R51全鋼巨胎下線,2008年4月開始試生產,5月開始在礦區(qū)路試,現已在內蒙古白云鐵礦路試2000多小時,近30000公里,各項性能保試良好。目前,昊華南方公司與外商簽訂了第一批供貨合同,金額達134.4萬美元,實現了出口創(chuàng)匯,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由李曰煜、史春連、盛保信、譚志濱、鄔全亮、蔣華、傅任平、徐彬等教授、教授級高工、總工、會計師組成的專家組對昊華南方公司承擔此項目進行審查與驗收鑒定,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技術研究報告》、《工作總結報告》和《產品檢驗報告》等匯報,審查了驗收材料,并進行了現場查驗:所提供的驗收材料完整、齊全,符合項目驗收的要求,其關鍵生產工藝技術和裝備能滿足輪輞直徑51英寸全鋼子午線巨胎的產業(yè)化需求;完成了一整套36.00R51全鋼子午線巨胎生產工藝技術、結構和配方設計技術,能滿足產業(yè)化要求,滿足輪胎在苛刻的條件下正常使用;研制了全鋼子午線巨胎成型機、硫化機等關鍵生產設備及X光檢測設備,成功研發(fā)國內第一臺巨型輪胎翻轉機構。該項目已申報專利56項,其中發(fā)明專利32項,目前已獲授權專利21項,其中發(fā)明專利1項。36.00R51全鋼子午線巨胎研發(fā)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 產品在結構設計上利用計算機有限元分析,合理地選擇帶束層寬度、角度等參數,有效減少胎冠生熱;胎側及胎圈部位增加加強層,使輪胎受力及應力傳遞合理;在胎圈設計上,選取合理的過盈量和胎圈傾角,確保輪胎氣密性。在配方設計上優(yōu)選膠料配方中新的補強材料,提高胎面的耐刺扎、耐切割以及抗花紋掉塊等性能;鋼絲簾布膠采用間甲白鈷粘合體系,使初始粘合和老化或過硫后的粘合達到較高水平,靜態(tài)粘合與動態(tài)粘合得到較好的統(tǒng)一。在工藝設計上與桂林橡機廠合作研發(fā)成功國內第一臺51″全鋼子午線巨胎成型機和188″硫化機,滿足工藝要求;與奧龍射線有限公司成功研發(fā)國內第一臺用于工程巨胎X光檢測設備,確保出廠的輪胎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全部合格。項目關鍵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居于國內同類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