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四大展館圍攻廣交會場館利潤下跌
廣州展館面積是北京和上海總和的1.45倍,但廣州會展市場空間比北京、上海都小,展館使用率比較低,存在供過于求的現象。
廣州展覽會館高度密集,僅在廣州海珠區(qū)琶洲,就有以廣交會琶洲展館為首的五家大型展館會聚在這里相互“較勁”。
2009年金融危機全面深化并蔓延至實體經濟,對會展業(yè)的影響進一步顯現,廣州地區(qū)一些展覽縮小規(guī)模甚至停辦。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的琶洲展館2009年除了舉辦廣交會外,還舉辦了其他展覽及各類活動58個,展館全年展覽銷售面積近20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全年展覽總收入比去年上升2%。
“表面看來,廣交會展館這樣的業(yè)績還算差強人意,一方面我們在主動讓利,另一方面政府也在扶持會展,我們才保住展覽銷售面積和收入的增長,但實際上利潤是下跌的。假如刨掉廣交會,實際上經營會比較艱難?,F在廣州展館呈現供過于求的趨勢,我們感受到這方面的壓力?!睆V交會展館主管方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述人士談到,與同在琶洲其他四大展館競爭激烈,“我們琶洲展館建筑面積為80萬平方米,凈展館面積為34.5萬平方米,而我們周邊的保利國際會展中心、保利世貿中心、廣州國際采購中心以及中洲國際商務展示中心等四家展館總建筑面積加起來超過100萬平方米,這四家凈展館面積加起來為36.5萬平方米。此外,在廣州其他地區(qū)還有一些零散的展館。我們調研結果顯示,廣州展館面積是北京和上海總和的1.45倍,但廣州會展市場空間比北京、上海都小,展館使用率比較低,存在供過于求的現象?!?
廣交會展館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廣交會。研究報告顯示,一年兩屆廣交會的直接與間接效應合計326.44億元,約占廣州市全年GDP的4%。
至于廣交會展館的實際收入以及利潤各為多少,中國對外貿易中心負責人拒絕透露具體數據,但談到在去年經濟不大景氣下會展業(yè)競爭激烈,廣交會展館不得不推出一些優(yōu)惠促銷政策:例如,暫停實行旺季價,減少收入近千萬元;下調了部分展覽服務項目收費標準,2009年服務收入較2008年減少約1700萬元;另一方面,實行鼓勵展覽規(guī)模增長的獎勵措施,對展期銷售面積比上年增加的部分予以場租返還獎勵,涉及獎勵金額數百萬元。
廣交會展館的競爭對手不僅只有這四位“鄰居”。廣東目前已形成廣州、深圳、東莞為中軸,包括佛山、珠海、汕頭在內的會展經濟帶。廣東相關政府官員表示,廣交會方面認為廣州展館供過于求,這只是一種觀點,對此不好評論。廣東會展業(yè)比較成熟,作為世界制造基地的廣東,產業(yè)正處于轉型升級過程中,企業(yè)對通過參展提升品牌的意識越來越強,整體對展館需求量比較大,現代會展業(yè)是廣東經濟發(fā)展重點之一,但同時政府也在控制不要盲目增建大型會館。
統(tǒng)計顯示,目前在廣東,每年舉辦的各類展覽會逾1000場。2008年廣州、深圳、東莞的展覽會分別有418個、74個和80個。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廣東省政府近兩年來在加大辦展力度幫助企業(yè)搶抓訂單。廣東省外經貿廳計劃今年將在境內外舉辦各類展會、貿易促進活動達到85場,是2009年的近3倍,將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多的一年,力度空前。
香港地區(qū)一年舉辦的貿易展覽近100個,由香港貿發(fā)局舉辦的國際貿易展覽會有34個,其中8項貿易展覽會的規(guī)模為亞洲之最。香港貿發(fā)局助理總裁周啟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粵港會展業(yè)合作大于競爭,展會一般是在產品產地或采購市場舉行,廣東擁有龐大的內銷市場和展覽資源,香港會展企業(yè)由于起步比較早,在人才、軟件、規(guī)劃等方面有優(yōu)勢。